2015年7月5日

[腰子] Day 3 in Paris: Canal Saint Martin(聖馬丁運河散步+晚餐)>Place de la République共和國廣場

回顧這天在FB寫的句子,跟在倫敦的遊記真是天差地別,是放多鬆?!

回到巴黎,最高境界是看似沒有行程卻滿分幸福與感激。

生活要像浪漫派畫家,細細點綴雕琢,就可以多彩繽紛。
紀念聖馬丁運河、MASA老師跟Emma的食譜、我們的自由發揮、每個呼吸都覺得珍貴的時刻、一切都因她而美麗的趙宅。


今年這次來巴黎真的沒有特別的行程,連羅浮宮都還在觀望-要創下兩年不入宮(?)的紀錄...

光是趙宅就夠棒的了。一切隨性。

回到巴黎的第一個早晨,早餐是前一天去Aushon超市買回來的食材,做成西班牙蛋餅





Master Chef~






院子裡現摘的蘿勒葉,上面還有一隻小菜蟲~~~







吃完早餐,在沙發上很愜意地閱讀吳姊姊帶來的旅遊書,隨機挑了一個主題做為下午的行程。




出門時竟然下起雨,我們去路邊的小超市買下午帶著吃的法國麵包、餅乾、水果之後,決定折回家一趟拿雨傘...結果又摸東摸西的、吃個冰淇淋,再休息一下(是哪裡有累到了我也不知道)。再次正式出門時...雨停了!! 

巴黎跟倫敦的雨好像,只是巴黎的雨下得比較隨性,如果倫敦的雨是仙女期第二天,巴黎大概就是第四天那樣。(男性讀者顯示為一頭霧水)


從Jacques Bonsergent地鐵站出來,往Canal Saint Martin方向走,會經過一間旅遊書推薦的麵包店,裝潢保留古老的樣式,據說麵包也很厲害,有得過獎。


但這天碰巧公休。


 Canal Saint Martin開始建造於1802年,拿破崙一世建設巴黎的水利工程之一,到1825年完工。是個走出地鐵慢慢散步就可以獲得的行程,沿途的小街小巷有不錯的服飾店可以逛,據說這裡有非常多Bobo出沒,雖然不像瑪黑區很嗨很熱鬧,但氣氛很舒服自在。

小官在這附近的店裡買了一件短褲,結帳時店員還用英文跟他聊天問我們從哪來,在巴黎來說有點難得。因為我們與巴黎人比較常見的互動是,路人走過去撞到你的肩膀(且不會說pardon)。









 (某人用保冷袋裝了啤酒來野餐!)


 運河沿岸都是一群一群的人在聊天、喝酒、吃東西,還有遇到一組街頭表演藝人,為散步或在餐廳露天座位吃飯的人們配上悠閒的背景音樂。

可以坐遊船,參觀運河。



船兒要等馬路打開才能過






船兒過了,馬路再次合體,才換車兒跟人兒過。


彌補水位段差的閘門,會先注水、讓兩段的水位變成一樣高,船兒再繼續往前開。





 悠閒地散步,沿著運河走上不同的小陸橋,看運河傳統機械工法表演,也是一種娛樂。

除了河景,繼續往南走,還可以看到很多街頭塗鴉






Hôtel du Nord ,1938年法國經典電影的片名,也是場景之一


運河一直往前延伸,到共和國廣場附近,就會變成地下隧道,
左邊是公園綠地,很多人在這兒曬太陽 (不過河岸邊樹蔭較多、比較涼)





聖馬丁運河的地下隧道(下圖粉紅色虛線)一直到Opéra Bastille巴士底才又重見天日,最後流進塞納河La Seine...


 (網路圖片)
(網路圖片)

一切的氣氛都太好,所以我們決定在這裡吃晚餐,最後選了 La Marine (下圖),
一方面是安朵(旅遊書)推薦,另一方面是這裡有一組街頭音樂家表演、且戶外座位就對著河景。

吃飯時間生意很好,先在吧檯點啤酒喝,打發時間、等座位;餐廳附贈一杯花生,讓我們當老兵。



 魚很好吃~是我最喜歡的南法風格,有很多融在一起的番茄與蔬菜~
(感謝服務生會講英文!)

小官的牛排也很不錯,牛排醬跟奶油馬鈴薯泥,讓我難以忘懷

吃飽飯後,我們散步往Place de la République共和國廣場地鐵站走。
共和國廣場上豎立著共和國女神的雕像,很多集會遊行以此當起點或終點。
這天,我們正好也遇上了一場遊行: 






我跑進人群裡拍照,聽他們搖旗吶喊、唱國歌,
當下被群眾的激情搞得起雞皮疙瘩,我同情他們,卻無法諒解。
我身處人群笑笑望向小官用中文大聲說(賭週圍沒人聽懂)
"我正在拍一群我不認同的人!!"

回台灣後,當我花更多時間了解希臘欠債的來龍去脈、深度分析,
挖越深,反倒無法像當下那般瀟灑斷然了。

他們當年的無知單純、讓企業與政府瞎搞,跟台灣如出一轍。

=========================================================================
[小太陽長知識時間]

在1960年,當時執政者一度想把Canal Saint Martin填平鋪馬路、讓交通更方便,把巴黎人嚇壞了~~~幸好逃過一劫。

而說到都市更新,其實這也是巴黎長成現在這麼美的原因。


關鍵字: 第二帝政時期拿破崙三世和他得力助手-塞納省省長的奧斯曼男爵(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這兩個野心勃勃、意氣風發的男人主導了從 1852 年到 1870 年效率和規模都少見的巴黎大改造案。

巴黎整個變美是因為它,但這個改造計畫同樣也招來很大的爭議。藝術家和建築師大力譴責這些制式的建築單調乏味且讓人窒息、政治家和作家則控訴這個大改造根本就是一個投機性和貪婪腐敗的機制,甚至有人質疑歐斯曼從中牟利。當然,很多評論家根本上相信這個計畫其實是拿破崙三世和奧斯曼為了滿足個人權力慾和掌控欲的工具-因為拓寬道路有助於軍隊長驅直入,打擊過往藏身在小巷小弄、搞街頭堡壘戰的革命份子。

街頭堡壘戰的畫面,大家可以想像,就是悲慘世界裡ABC cafe那場戲演的那樣。



[小太陽的歷史提詞卡]

(1) 法國大革命是1789年,由學生、農民、平民們起身反抗當局,腐敗的君主&封建制度在三年內漸漸瓦解
(2) 1789年的大革命只是個開始,自此法國超展開!!一直到1870年,約80年間都在大亂鬥!!
(要是有個1789年出身的人活到80歲應該會覺得很衰小...)
(相較於法國人如同木乃伊般可以輪迴三世的戰鬥經驗值,台灣的民主發展應該算是小鮮肉等級吧~)
(台灣健保可能都撐不到80年!!法國人意志力好強大~~)

大亂鬥的過程,大概是這樣: 1792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路易十六隔年被斷頭。中間因為派系鬥爭等,仍有恐怖統治的時期,一直到1799年拿破崙上台後結束。而拿破崙在國內稱霸、1804年稱帝之後,他說他要像少女時代吹起韓流一樣,到世界播種傳頌自由平等博愛而且他要搞得很大、他就是要打了又打、打了再打!叫保安也沒用!! 
1803~1815年被稱做拿破崙巡迴演唱會戰爭,這5個字的內涵就是他到處打別人(我們記得住的、記不住的歐洲國家...他通通都要去開巡迴演唱會!)、別人受不了之後也聯合起來打他...

1815年拿破崙被英國人打敗之後,直至1870年,法國就一直在君主制(波旁王朝)>>革命>>七月王朝>>革命>>1848年第二共和國政府>>軍事獨裁後又搞君主制>>革命>>1870年第三共和(中間一度出現全球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1940年W.W.II

講這麼多,摘要出重點:
(2)讀完這段動盪不安的歷史,我也相信拿破崙三世叫奧斯曼搞的巴黎大改造跟鎮壓革命很有關係
(3)自從我看懂這個歷史脈絡之後,再看巴黎放射狀的大馬路時,莫明有種被控制的壓迫感~XD

沒有留言: